肝癌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李艳波主任如何从病因根本解决孩子抽动症问
TUhjnbcbe - 2021/8/29 3:33:00

在中医历代文献中未发现“多发性抽动症”病名的记载,但其相似症状可见描述,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及脏腑辩证观点,历代中医学者把本病归于“肝风”、“抽搐”、“慢惊风”、“瘛疭”、“筋惕肉瞤”等范畴。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多发于2—21岁,发病时间在一年以上,是指小儿面部肌肉不由自主抽搐,时作时止,经常反复发作,常见有脸部肌肉抽搐,如挤眼、龇牙、颈部或四肢瘛疭、头部抖动、频频点头、手臂抽动、抬肩耸肩等。钱乙将此病定义为“肝风证”。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肝风人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割也”对眨眼症状进行了概况;《证治准绳·杂、病证治准绳·诸风》还记载了瘪疚时作时止、交替发作的特征:“瘪者、筋脉拘急也,疚者、筋脉张纵也,俗谓之搐”。它的病因主要是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一些刺激,或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好,使得小儿先天禀赋不足,疾病乃生。李艳波主任认为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肝血不足,大体分为气血虚弱、肝血不足、痰火内扰、肝肾亏虚四型,治宜养血柔肝、熄风镇痉安神。

李艳波主任:抽动属于“肝风证”,但也涉及其他脏腑。《儒门事亲》曾提及上焦心肺与“肝风证”的关系:“火盛制金,金衰不能平木,肝木茂而自病。”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同样导致“肝风证”,如《古今医统大全》:“脾土虚弱,肝木乘之,故筋挛而作搐。”脾胃气机紊乱就会酿生“风痰”等病理产物,使病机虚实交错,病情多变,如《医宗必读》:“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隔,凝聚为痰。”《幼科发挥》:“痰生热,热生风,如此而发搐。”下焦肝肾乙癸同源,“肝风证”与肝肾关系更为密切。由《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肝为语”和《灵枢·九针论》:“五脏气……肝主语”可知,秽语等异常发声也是肝脏功能失调的表现。《知医必辨》:“人之五脏,唯肝易动而难静。”因此,无论是本病的肢体抽动还是发声抽动均属于“肝风证”。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风木独亢,引发肝风。现举验案一则。

年4月7岁患者小浩因头部不自主摇动就诊,家长诉患儿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部不自主摇动,有时不自主撅嘴,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其他不适症状。舌质淡苔白,脉弦细。西医:多发性抽动症。李艳波主任诊断:肝风(肝血不足)

治法:养血柔肝、熄风镇痉安神

肝主身之筋膜”,为风木之脏,肝风内动,筋脉不能任持自主,随风而动,牵动肢体及头颈颤抖摇动。治疗以桂枝,龙骨,牡蛎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养血柔肝、熄风镇痉安神。其中,桂枝、白芍、龙骨、牡蛎潜镇安神;配伍天麻、钩藤、珍珠姆、白僵蚕、防风共奏清热平肝、滋阴潜阳之效;蜈蚣、地龙不但熄风定痉,且有搜风通络之功,正如叶天士所言:“久病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通逐邪”;芍药合甘草酸甘化阴,养血柔肝;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故用丹参凉血活血;病郁日久,郁而化热,故患者出现口干,用生地、丹皮、栀子、金银花滋阴降火;“百病多由痰作祟”,故用天南星、白附子化痰祛风止痉。诸药合用,抽动自止,正体现了《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疗原则。

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是发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男孩发病多于女孩,尤以春夏季多发。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抽动症为慢性起病,多表现为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无节律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由于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因此,在患病早期往往不易诊察,容易误诊为咽喉炎、结膜炎等。

中医认为抽动症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感染)、情绪失调、日常饮食所伤等致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孩子学习紧张、久看电视或久玩游戏、手机等,容易诱发或加重挤眉弄眼、耸鼻咧嘴、摇头甩头等各种抽动症状。

抽动症患儿治疗后症状会缓解,但也容易复发,一般至青春期可痊愈,但也有患儿延续至成人,可伴有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目前西医治疗抽动症主要有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神经外科室治疗等方法,有一定的疗效,但各种神经阻滞剂的应用易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不能静坐、嗜睡、认知迟钝、药源性烦躁不安、焦虑和抑郁等副作用。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的病机为风痰胶结、肝亢风动,应结合疾病不同阶段的证候进行辨证论治,如实证以平肝息风、清心安神、豁痰解郁、解表祛风等,虚证以滋肾补脾、养心安神等,改善脏腑功能失调状态.生物反馈等方法,家属和患儿依从性好,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

抽动症具有慢性、波动性的特点,故需要较长时间的中药治疗,症状轻微者有自行缓解的趋势,可注意心理调适,不必急于药物治疗。

久玩手机、久看电视、学习压力等可以诱发本病或使病情加重,导致病情反反复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患儿的防寒保暖,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缓解学习压力,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孩子出现频繁眨眼、咧嘴,甚至秽语时,不能随意辱骂,应积极就医,以免造成心理障碍。

北京仁爱堂中医门诊部每周六(固定)、每周日(随机)出诊。 预约或咨询请拨打仁爱堂统一(工作时间早八点至晚九点)挂号 

GPS导航:北京仁爱堂国医馆。 

欢迎添加客服

孩子抽动症

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艳波主任如何从病因根本解决孩子抽动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