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在抗癌宣传周里,中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陈亚进表示,肝癌的早期发现并不难,只需做个腹部B超查个血(血清甲胎蛋白AFP)就能让隐藏在体内的肝癌“显出原形”,而这两项检查都已纳入医保。
85%的肝癌由肝炎、肝硬化引起
“85%的肝癌患者都是由慢性肝炎、肝硬化转变来的。”陈亚进强调,“我国是肝病大国,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携带者。而广东流动人口多,肝炎病人也多,故肝癌的发病率也高。”肝癌的发展一般经过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三部曲”。研究数据表明,15%-20%的肝炎患者会在5年内发展至肝硬化,10%-15%肝硬化患者会演变成肝癌。而发展到肝癌之后,患者往往还伴有肝炎、肝硬化等基础性肝病,这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除了乙肝导致肝硬化而引起肝癌外,还有15%左右的肝癌患者不是肝炎引起,而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如酒精、丙型肝炎病*、寄生虫、*曲霉菌、饮水污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含苯的有*化学物、某些药物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在变质的大米、*豆、花生米、瓜子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曲霉菌,它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
因此,预防肝癌要从两个环节把关:一是不得肝炎,另一个就是不要把致癌的物质加在自己的身上,从而达到在病因上阻断肝癌的发生。
肝癌高危人群每半年查甲胎蛋白
肝癌在发现时大多数患者都已经处于中晚期,疾病的治疗效果差。因此,疾病的早期诊断对肝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陈亚进表示,肝癌的早期发现并不难,只需做个腹部B超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即可。
陈亚进强调,有肝癌家族病史者、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确诊肝硬化患者,最好每3-6个月验血查一次甲胎蛋白(AFP),每半年做一个超声检查,有怀疑时还要加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否则,等出现腹痛、消瘦、*疸、腹水等症状再来看时,已经是中晚期了。”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可被发现的肝癌病灶越来越小,最新型的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可检测出1厘米以下的微小病灶。
如果不是高危人群,也建议每年体检查AFP,陈亚进说:“AFP检测肝癌要查定量的,查定性有时错过了早期诊断的时机。当AFP明显升高往往提示肝脏恶性肿瘤,有较高的特异性。”
除了早查早治外,还有什么方法能预防肝癌呢?陈亚进提出了四点:一是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控制乙肝的传播;二是乙肝患者进行积极的抗病*治疗,可以降低病*对肝脏的损伤,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病进展。三是不能忽视酒精对肝脏的破坏,戒除烟酒嗜好能够避免对肝脏的刺激。四是肝病患者在饮食方面禁忌烟酒和辛辣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要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避免油腻食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