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肝癌大国,根据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年中国肝癌新发病例(41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新增死亡病例(39.11万)居第2位,严峻的疾病形势给我国的社会和医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集合众力响应《“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的“到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西部影响力-中国西部地区肝癌治疗领域多学科诊疗(MDT)交流项目”应运而生。
年6月19日,“西部影响力-中国西部地区肝癌治疗领域多学科诊疗交流项目”年项目总结会暨年项目启动会在武汉顺利召开。众多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全面回顾年项目成果,共同见证项目启动与推进,建言献策肝癌诊治。
院士寄语陈孝平院士
大会名誉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陈孝平院士指出,中国肝癌多项研究突破了巴塞罗那分期中将合并门静脉高压列为肝癌手术禁忌症的限制,实现了这部分特殊病人有机会得到根治性切除的梦想,近年来中国肝胆外科飞速发展,在国际肝癌治疗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但肝癌的治疗已从最早的切除人群、切除技术、手术数量的阶段进入到全程规范管理的综合治疗,防治复发,延长生存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肝癌防治道路需要结合自身优势,群策群力,多学科共同努力。希望与会同道,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积极参与到“西部影响力”项目中,基于中西部地区肝癌的发病特点、治疗现状以及医保*策环境,探索符合中西部地区肝癌诊疗的多学科模式,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主席致辞张必翔教授
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张必翔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实现肝癌早诊早治、有效防治和精准治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阶段肝癌研究领域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许多瓶颈问题都需要多学科共同探索,协同攻关。希望通过“西部影响力”项目,与大家共同探索适合我国中西部地区肝癌MDT的成熟模式,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窦科峰教授
大会主席医院窦科峰教授强调,针对不同临床分期的肝癌患者,MDT团队可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技术,通过MDT的诊疗模式,进行强强联手,携手推动综合治疗新理念,进一步提高肝癌治疗效果,最终实现肝癌患者的长生存目标。
刘连新教授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医院刘连新教授表示,“西部影响力”项目将中西部肝癌领域专家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携手构建适应中西部地区肝癌诊疗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机制,有利于提高肝癌的早诊早治,规范综合治疗、推动合理用药,进而持续地改进医疗质量,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刘青光教授
大会主席西安医院刘青光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以学科建设为初心,以构建肝癌多学科治疗体系为使命”的西部影响力项目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期待在年,西部影响力项目能聚焦临床实践诊疗规范,探索建立中西部地区省级区域性肝癌多学科治疗模式和流程,通过全程全方位个体化肝癌诊疗管理策略,构建区域性肝癌诊疗管理体系,有效促进中西部地区肝癌诊疗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年度典范影响力奖”获奖单位
学术的推动,项目的推进,医院的牵头示范和身体力行,项目组为19家西部影响力年度优秀工作单位颁发“年度典范影响力奖”荣誉证书。
秉持初心共谱新章启动仪式
年“西部影响力-中国西部地区肝癌治疗领域多学科诊疗交流项目”正式启动!
继往开来星火燎原李波教授
万赤丹教授
袁玉峰教授
医院李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万赤丹教授、医院袁玉峰教授共同主持本篇章学术报告。
肝胆胰疾病MDT团队建设专家共识解读张必翔教授指出,肝胆胰疾病诊疗具有多元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开展MDT非常必要。当前国际上肝胆胰疾病MDT开展相对较薄弱,我国肝胆胰疾病MDT开展也不久,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亟需有共识性文件指导和规范,故撰写形成“肝胆胰疾病MDT团队建设专家共识”。希望这一共识能够对于全国肝胆胰专科MDT团队的工作进行指导,进而提高和改善我国肝胆胰疾病的诊疗水平。
年同济肝胆胰MDT病例集工作计划与要求张斌豪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张斌豪教授介绍了肝胆胰MDT病例集病例稿件收集情况与存在问题,以及病例集后续出版推进计划。
全程基石规范有道
吕维富教授
苗雄鹰教授
中国科学医院吕维富教授、医院苗雄鹰教授共同主持本篇章学术报告。
全程基石-纵观外科综合治疗打好长生存组合拳夏锋教授
陆*医院夏锋教授表示,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主要手段,但在我国,一期切除率不足30%,且术后复发多见,若想进一步提高长期生存,关键在于早诊早治、综合管理,打好外科长生存的组合拳。重视术前管理,术前局部或联合应用的方案提高肿瘤切除率延长总生存。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