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3DiGuide穿刺技术在DynaCT
TUhjnbcbe - 2021/8/4 17:37:00
中医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6131793.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作者单位:北京,医院介入放射科

本文引用格式:袁宏*,刘凤永,李鑫,管阳,王茂强,等.3DiGuide穿刺技术在Dyna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中的应用[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6(2):-.

目的:评价3DiGuide穿刺技术在Dyna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大肝癌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年9-12月在医院介入放射科住院治疗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19例,行DynaCT扫描并选择3DiGuide技术引导射频针穿刺后实施RFA术,评价术后的技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者全部操作成功,技术成功率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疼痛为主,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影像学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2例。结论:3DiGuide穿刺技术在Dyna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中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为RFA治疗肝癌提供新的引导方法。

肝细胞肝癌;射频消融;DynaCT;3DiGuide穿刺

CBCT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一种集合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上C型臂旋转以及平板探测器同步采集的功能于一体,通过工作站重建可获得靶器官三维图像的CT图像技术[1]。主要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靶区勾画、肿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非血管性介入治疗等方面[2]。目前国内外文献对其均没有统一名称,CBCT文献名称又称为C臂锥体束CT、C臂CT、平板容积CT、C-armCT、ConeBeamCT,而且不同厂家的称呼也不同,如:西门子公司的DynaCT、飞利浦公司的XperCT和GE公司的InnovaCT等[3-4]。3DiGuide穿刺技术是以DynaCT断层图像为基础,可以实现在syngoWorkplace工作站上的3D容积及DynaCT图像上设计进针的方向、路径,并自动给出具有所设计路径角度的定位激光,引导进针,同时在Artis实时显示器上显示进针的路径,以实现在DSA上进行穿刺的技术[5]。本研究探讨将DynaCT的3DiGuide穿刺技术应用于引导射频针穿刺肝脏肿瘤,不同于以往直接透视穿刺,其具有实时监控、新的定位和导引路径及快速的三维重建技术等优势[5-7],使iGuide路径引导穿刺更加准确、安全,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提供新的引导方法。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选取年9—12月在医院介入放射科住院治疗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19例,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45~73岁,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细胞肝癌(HCC),已经接受过一次或多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志愿接受DynaCT引导下RFA治疗。纳入标准:(1)影像学或病理学确诊的不可切除的孤立性肝癌,肿瘤最大径≥5cm;(2)所有计划行RFA的肿瘤病灶均距胆囊、肠管、胆管、重要大血管等毗邻脏器的距离≥1cm;(3)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为A和B级或巴塞罗那(BCLC)分期为B期和C期,且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70分;(4)患者接受过一次或多次TACE治疗。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介入手术,如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活动度少于40%、血小板计数低于30×/L;(2)碘过敏及不能行股动脉穿刺患者;(3)患者肝内存在动静脉瘘形成、胆道侵犯、门脉癌栓及肝外转移癌灶;(4)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的患者;(5)肺功能较差,经呼吸训练后仍不能屏气8s的患者。

二、设备

西门子公司Artiszee型数字减影平板血管造影机(ArtiszeeBATwin;SiemensAG,Germany),SyngoWorkplace工作站(syngoX-workplacewithsyngoDynaCT;SiemensAG,Germany)。射频治疗仪是美国型RITA射频系统(Model;RITAMedicalSystem,MountainView,CA,USA),射频频率为kHz;射频针为RITA多极射频消融电极针,外套管直径为14G,内含9个可呈伞状张开的钩形集束电极,最大张开直径为5cm。

三、DynaCT引导下SyngoiGuide穿刺技术

1.DynaCT图像采集:选择8sDR扫描程序,调整C臂角度及治疗床位置,校准正位、侧位,使DynaCT扫描视野容纳患者腹部及病灶部位。扫描参数为:C臂旋转角度为°,采集图像速度为50帧/s,每幅增量0.5°,产生X线剂量为0.36μGy/帧,总用时8s,总投照扫描帧数帧。C臂旋转扫描采集病灶部位图像过程中嘱患者屏气。图像采集后自动上传送到SyngoWorkplace工作站,自动生成重建的3D容积图像以及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的MPR图像。

2.iGuide三维穿刺定位技术(图1):第一步:在工作站inspace界面打开DynaCT图像,调整窗宽窗位,观察病灶是否完整清晰的显示。选择iGuide功能,用十字线分别定位在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上的病灶层面上。选择穿刺点(靶心),再确定体表进针点(体表位置),用iGuide软件根据两点的位置自动定义进针路径(图2),并显示进针深度。第二步:在软件上选择牛眼位,按下并前推机架操纵杆,C臂机架将自动打到牛眼位,再移动床面使靶点与体表进针点重叠(图3A),随后开启激光定位灯,将激光十字对阵射频针尾并调整进针位置(图3B),使用机架操纵杆使C臂在3个不同角度的进针路径位切换转动,透视确认穿刺针是否沿预先确定的路径送至靶点(图3C)。第三步:透视下沿预设路径进针,直到针尖到达靶心,重新扫描DynaCT并确认穿刺成功。

图1iGuide三维穿刺技术步骤

图2在工作站设计靶点、体表进针点和穿刺路径

图33DiGuide穿刺技术在DynaCT引导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3A:牛眼位;3B:打开激光定位后,沿激光方向进针;3C:射频针进入靶点后校准

3.射频消融:射频针穿刺成功后,缓缓打开射频针,使其变成多极伞状。透视观察并确认打开的电极针在预设靶点(图4)。接通型RITA射频消融肿瘤治疗系统,选择治疗功率为~W,射频消融时间为15~20min,温度为℃。因肝癌瘤体较大,一个部位消融结束后,需调整针道继续消融,直至消融范围覆盖病灶边缘及其所有三维空间,调整针道下一次消融时,需重新行DynaCT扫描并设计路径。消融结束退针时,以70~90℃温度行针道凝固,以降低针道出血、肿瘤针道种植转移的风险。按压穿刺点2~5min,以无菌辅料加压包扎。

图4穿刺成功后,再次行DynaCT扫描确认射频针在位,打开射频针

4.术后随访: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CT或增强MRI,记录肝脏肿瘤病灶坏死程度、范围和局部复发情况(图5);观察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随访患者近期的生存状态;根据患者术后影像及化验检查结果,评估肿瘤坏死范围和新发病灶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5A:术前肝脏动脉期MRI提示肿瘤不均匀强化;5B、5C:术后1个月肝脏动脉期(5B)和静脉期(5C)MRI,提示病灶周边环形强化,未见存活病灶。

图5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肝脏MRI对比

5.疗效评价:采用美国肝病学会(AASLD)颁布的针对肝癌疗效评估的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9]进行评估,完全缓解(CR):复查增强CT或MRI平扫+动态增强示所有目标病灶动脉期增强显影均消失;部分缓解(PR):目标病灶动脉期增强显影的直径总和缩小≥30%;疾病稳定(SD):病灶缩小程度未达PR或者增加未达PD;疾病进展(PD):目标病灶动脉期增强显影的直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发病灶。有效=CR+PR。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如操作时间和有效剂量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结果一、技术成功率及疗效

技术成功定义为成功穿刺入预设肿瘤靶位,所有RFA术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介入医生及其助手操作完成。19例患者均可耐受DynaCT引导下的RFA,技术成功率为%,且术后3个月内所有患者均存活。DynaCT引导下RFA平均操作时间为(45.3±4.8)min,患者所接受X线辐射的平均剂量为(15.4±5.1)mSv。术后1个月影像学复查评估治疗效果:CR17例、PR2例。

二、术中、术后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局部疼痛,尤其以近肝包膜处痛感显著,处理方法为局部注射麻药(如利多卡因等);制动肢体酸痛、麻木,术毕可自行缓解。术后19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区不适或疼痛,15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7.5~39.8℃,5例患者出现镜下血尿,18例患者术后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一过性升高,经镇痛、退热、水化、护肝、降酶、碱化尿液治疗后1周内基本恢复正常;19例患者均未发现气胸、胆囊坏死、胆汁瘘、肝脓肿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讨论

近年来RFA成为除TACE治疗外最常用的非手术治疗肝癌的方法,尤其在小肝癌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可媲美外科手术、肝移植等根治性治疗[8],但对于直径较大或瘤体不规则的肝癌,难以保证肿瘤边缘均达到坏死,易发生肿瘤残留和复发转移[9-10]。随着RFA仪器、影像引导设备创新和改进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RFA逐渐应用于肝癌的治疗,尤其是CBCT技术的问世,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RFA的影像引导系统很多,主要为B超和CT;虽然国外有报道MR引导下RFA,但由于电磁材料的限制,国内开展较少,临床应用有限。B超因其操作简便、无放射线、费用低和能实时引导等优势,是目前引导RFA的主要方式[11];然而B超引导RFA治疗肝癌,尤其是大肝癌,仍具有一定的不足:肝癌因瘤体较大,往往需要多次多针多部位消融,RFA时因组织内水分气化而出现气泡,对超声图像造成干扰,影响肿瘤边界的判断;部分严重肝硬化患者,常规超声难以清晰显示肿瘤边界;且二维超声仅提供肿瘤某一切面的形态信息,对于肿瘤较大、形态不规则患者,常规二维超声无法获得病灶的立体形态信息,因而不能精确引导电极布[12-13]。CT透视引导下RFA相对于超声引导定位准确,图像清晰,对于特殊部位的病灶(例如膈顶、邻近肠管),具有独特优势,但CT引导下穿刺也存在如下缺点:(1)操作过程中需反复多次扫描,以确认射频针位置,治疗过程耗时较长,对患者有辐射;(2)穿刺过程中是盲穿,不能实时观察,当肿瘤邻近大血管或大胆管时,有损伤重要血管、胆管、胆囊的可能[13-15]。

DynaCT是西门子公司Artiszee型数字减影平板血管造影机附带的一种CBCT功能。3DiGuide穿刺技术是以DynaCT断层图像为基础,可以实现在syngoWorkplace工作站上的3D容积及DynaCT图像上计划进针的方向、路径,同时在Artis实时显示器上显示进针的路径,引导进针过程,以实现在血管机上进行穿刺的技术[16]。本研究使用该技术进行19例穿刺,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证明其安全性值得肯定,且技术成功率为%,证明该技术可行。笔者认为将3DiGuide穿刺技术成功应用于RFA治疗肝癌,具有以下优势:(1)利用碘油标记,在透视下可以准确显示靶病灶,病灶显示更直观,易于引导射频针进入靶病灶;(2)通过实时透视显示可避开肺、心脏、大血管、胆囊等特殊部位;(3)3DiGuide穿刺技术预先设计路径和穿刺靶点,且激光灯已经给出体表穿刺点和穿刺角度,可以快速、准确进针;(4)本研究中患者术中接受的X线辐射平均剂量为(15.4±5.1)mSv,而CT指导干预的X线辐射平均剂量为15mSv/次(CT扫描次数跟介入医生经验及病灶特点有关)[17],3DiGuide穿刺技术总的辐射量与CT引导穿刺中的一次扫描剂量相当;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可以尝试调整视野及准直来减少辐射剂量,以更好的保护患者和介入医生;(5)该新技术最重要的优点是基于DynaCT重建的断层图像,在可以准确穿刺进入预设路径的同时,能够实时监视射频针的位置和进展,而且能立即校正与预设路径的偏差,更精准地穿刺,能带来更好的消融效果。

3DiGuide穿刺技术应用经验:DyanCT成像和实时透视受患者呼吸运动影响较大,为减少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本研究使用局部麻醉,而未对患者使用全麻;局麻下虽然患者术中需耐受更多痛苦,但患者拥有意识,可以在医生穿刺时听从嘱咐进行屏气,同时术中应常规给予利多卡因,以减轻患者痛感。另外,应选择合适长度的射频针,过长型号的射频针对C臂旋转空间要求大,可能会干扰C臂旋转扫描,阻碍治疗的进行。

综上所述,3DiGuide穿刺技术在Dyna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中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为RFA治疗大肝癌提供新的引导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略)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专业性电子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博看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所有文章现免审稿费和版面费,专家述评和国家级基金项目相关稿件给予稿酬。欢迎各位同道专家投稿。投稿网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3DiGuide穿刺技术在Dyn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