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癌患者对手术切除不耐受的情况下,微创治疗-消融技术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它能极大的减少病患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而常用的消融技术有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两种,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在治疗时候该如何选择呢?
医院肝脏外科和肝移植中心的汪根树教授这期来给我们科普肝癌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的相关知识:
丁丁医聊: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是如何治疗肝癌的?有什么区别?
汪根树教授:射频消融依赖高频电流通过嵌入在肿瘤中的电极使电极周围有电流作用的组织离子相互摩擦产生热量,温度可保持在60℃-℃,使组织凝固性坏死,杀死肿瘤细胞。
微波消融的原理是:组织中的水分子、蛋白质分子等极性分子在微波电场作用下激烈振动,微波电极中的快速方向电流变化导致周围的水偶极振荡发热,使细胞凝固坏死。不同于射频消融,微波消融不受组织的导电性质的限制,更容易实现组织高温,对肿瘤的消融功效更高。微波消融也不受射频消融的散热效应的影响,能够产生更大的消融区。
丁丁医聊:微波消融能把复发的肝癌清除干净吗?
汪根树教授:微波消融治疗适用于直径≤5cm的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3cm、数量≤3个的中小肿瘤,对于直径7cm的大肝癌应用单针多点或多针组合叠加技术也可使得肿瘤完全消融。复发的肝癌如果符合上述条件,也可以行微波消融治疗。
丁丁医聊:微波消融效果好不好、最终恢复情况与什么有关?
汪根树教授:一项7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2%、72.5%、59.8%,术后5年生存率与手术切除及肝移植的疗效相似,优于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完全消融率虽然达90%以上,但仍有较高的肿瘤复发率。
微波消融的疗效与肿瘤的大小、位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病人的肝功能状态等有关。
专家介绍
汪根树: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执业经历:医院肝脏外科(肝脏移植)二区主任;医院期刊中心主任;《器官移植》杂志编辑部副主任;
擅长:专注肝脏移植临床和科研工作18年余,有丰富肝脏移植临床经验和科学研究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移植肝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肝移植手术和移植肝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师从我国著名肝脏移植专家陈规划教授,并在陈规划教授指导下在国内外创新性提出并建立了移植肝脏病学这一全新的肝移植理论体系,作为副主编协助组织编写首本《移植肝脏病学》。另外还擅长包括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肝癌肝移植术、肝癌分子靶向治疗,肝癌免疫治疗等在内的肝癌综合治疗。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申请人参与计划项目2项、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1项和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2项。发表论著60余篇,SCI收录论著15篇,参编专著6部。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外科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异种移植学组委员;亚洲胰腺与胰岛移植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脉高压症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胰微创专业会委员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医师分会肝癌专业组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器官移植》编委;《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编委;
《TheJournalofClinicalandTranslationalHepatology》编委
(移植肝脏病学理论体系和专著)(汪根树教授团队实验研究论文被选在年欧洲国际肝脏会议上流)(汪根树教授团队在为肝癌患者施行肝移植手术)(汪根树教授团队完成的腹腔镜下二步法巨大肝癌切除术(ALPPS)在iSurgery手术看台上展示)
(汪根树教授团队网络直播腹腔镜手术)
—END—整理与撰文l汪根树Ricky星曜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丁丁医聊真实采访,若要转载,请联系,并注明作者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