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因其独特的优势,被列为肝脏疾病诊断的首选筛查方法和消融治疗的常用引导手段之一。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推荐在高危人群中,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可作为肝癌筛查的理想手段。超声造影是近年来超声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能显示肝内局灶性病变的动态血流灌注,极大地提高了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与增强CT或MRI的诊断能力近似,因此近年来在在肝脏肿瘤诊断和消融治疗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超声之所以在肝脏疾病检查中广泛应用,因其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可实时动态观察,成像清晰;多普勒成像可实时观察病变血流状况;经济方便,易为患者所接受;无放射性危害;CEUS检查时诊断性能与CT或MRI相似,但造影剂无肾*性及过敏反应少等优势。
超声检查的不足之处主要有:在肝脏肿瘤消融过程中,常产生气体伪像,干扰了消融病灶以及其后方的组织显像;对位于超声扫查盲区内的病灶,超声无法显示并难以准确引导;对于某些位于肝包膜下及膈下的病灶,其理想的穿刺路径常被肺或胃肠道阻隔,限制了超声引导的应用;在消融过程中,超声易受某些消融设备产生电磁场的干扰。
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发展,融合成像虚拟导航的应用使位于超声扫查盲区内的病灶得以清晰显示并可准确定位引导穿刺。应用人工胸水或人工腹水的方法,使位于肝包膜下或膈下的病灶与膈肌或分离,或使靠近胃肠道的病灶与胃肠道分离,不但提高了病灶的显像效果,而且还提供了一条更为安全的穿刺路径并减少了消融过程中对膈肌或胃肠道的可能损伤。
超声引导肝脏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超声引导肝脏肿瘤消融治疗的适应证较广泛,一般可用于HCC、ICC、MLC的首次治疗,以及其术后复发灶、TACE后残留灶的补充治疗。其具体适应证如下:直径≤6cm的单发结节;或多发结节直径≤3cm、数目≤5个;,无门静脉癌栓和肝外器官转移;肝功能Child分级一般为A级或B级;血小板>50×/L,凝血酶原时间(PT)<18s,凝血酶原活动度>50%。
禁忌症:肝功能Child分级为C级;明显*疸;顽固性腹水;有凝血机制缺陷或出血倾向者;有心肌梗死及极度衰竭者;患者意识不清,或不能充分配合治疗者。
一、小肝癌的超声引导消融治疗
小肝癌是指直径小于3cm的单发肝癌,或多发病灶、直径之和小于3cm的肝癌。对于小肝癌的消融术后复发率及5年生存期与手术切除的效果相当,而且可以更大程度的保存肝功能储备。在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医学中心,已经将超声引导肝癌消融术作为小肝癌的首选措施。一般可用一点消融或多点叠加消融,大多数病灶可达到完全消融。
二、中大肝癌的超声引导消融治疗
中大肝癌常因病灶较大(直径3~5cm),根据病灶大小可采取单针穿刺多点叠加消融、多针穿刺多点叠加消融、或射频与酒精联合消融才能取得较大的消融范围,使消融范围达到肿瘤周边0.5cm~1.0cm范围,即可达到肿瘤完全消融的效果。
三、消融后残留或局部进展补充消融治疗
消融术后,二维超声观察消融灶常呈杂乱的混合回声,不易区分消融灶与正常肝组织或残留病灶的分界。对于肝癌消融术后残留灶或LTP的补充消融治疗,常需超声造影确定其位置并引导穿刺消融。
四、人工腹水后超声引导肝癌消融
当病灶靠近肝脏脏面肝包膜下时,常与胃肠道相邻,为避免穿刺进针时误穿胃肠道或热消融过程中消融效应伤及胃肠道,可行消融前实施人工腹水,将肝脏与胃肠道分离后再实施消融术。
五、人工胸水后超声引导肝癌消融
当病灶靠近肝脏膈顶时常受肺气干扰导致病灶显示不清、或者穿刺径路需经过胸腔时,可采用人工胸水技术用以清晰显示病灶或提供新的穿刺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