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9~21日,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以线上的形式盛大召开,肝癌领域精彩继续,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在晚期肝癌的探索振奋人心,再次验证了这一联合治疗模式的优势。为此,本报特邀中医院陈亚进教授,梳理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模式在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循证之路,盘点重要研究成果,点评最新前沿进展。本文整理访谈精要,与读者共享。
陈亚进教授
中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兼南院区管委会主任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肝胆胰ERAS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胆道专业委员会常委
医院协会消化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
亚太腹腔镜肝脏手术推广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腹腔镜肝脏外科协会(ILLS)常委
陈亚进教授专访
免疫联合靶向,实力改写治疗模式Q1:请盘点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模式在晚期肝癌一线治疗中的重要研究结果及最新进展。
陈亚进教授:近年来,中晚期肝癌的系统治疗进展较快,免疫治疗的出现使其治疗模式由最初单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的首选方案,转变为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这一治疗策略的变化是基于各种治疗方法不同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协同产生了1+1>2的效益,弥补了单药治疗的局限性。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联合治疗可能会成为中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目前,已有几种联合治疗方案在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如“可乐”组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的KEYNOTE-研究,这项Ib期开放性、单臂、多中心研究在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再次报道了更新数据。例患者使用“可乐”组合一线治疗的临床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高达46%(95%CI36.0%-56.3%),明显优于两种单药15%~20%的ORR;更可喜的是,其中11例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为35例。随着病例数的累积和随访时间的延长,我相信KEYNOTE-研究将达到令人欣慰的结果,目前这一联合治疗方案也是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临床实践中也观察到了比较理想的抗肿瘤效果。
图1KEYNOTE-研究设计
图2KEYNOTE-研究结果
IMbrave研究头对头比较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和索拉非尼在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T+A联合治疗组的ORR为27.3%,8例患者达到了CR,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无进展生存、总生存方面,联合治疗都超越了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组。
今年ESMO年会上也报道了国产原研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即“双艾”组合用于一/二线肝癌患者治疗的II期RESCUE研究结果,一线、二线治疗组的ORR分别为46%和25%。
上述多项研究均显示免疫联合靶向治疗已将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从单药转变为联合治疗模式,将来除非有强效的单药突破,否则这一联合治疗模式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机制探索,临床实操两手抓Q2:请从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疗效两方面分析不同的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方案的同与异,并结合您丰富的临床经验阐述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该如何制定合理的一线治疗方案?陈亚进教授:当前,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ORR,甚至是OS的提高,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我们知道免疫治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