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深对肝癌综合治疗的理解,共同促进我国肝癌诊疗水平的提升,8月3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中国医学论坛报和百济神州公司联合主办、汇聚专家智慧的“肝愿同行·术说前沿”会议圆满召开。会议由医院樊嘉院士、嘉会国际肿瘤中心主任朱秀轩教授、医院周俭教授、医院陈敏山教授领衔,来自全国多个临床中心肝胆外科专家汇聚一堂,从肝癌手术技术展示、免疫治疗在肝癌中的发展与应用、如何选择免疫治疗药物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为广大临床医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开幕式
大会伊始,本次会议主席樊嘉院士首先致开场辞,对与会专家们、线上参会的同道们表示了欢迎。樊院士指出,外科手术是肝癌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快速进展降低了肝癌术后复发率,且提升了大部分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初诊即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讨论交流是促进学科进展的重要方式,多学科肝癌诊疗相关的专家们于今天相聚,就外科手术技术、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系统治疗在肝癌围手术期的精准应用展开深入讨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临床诊疗终将“征服”肝癌,造福全人类!
朱秀轩教授同样指出,肝癌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所幸随着科技水平、药物治疗的迅猛发展,极大提升了肝癌诊治水平。其中,免疫治疗更是极大程度改变了肝癌治疗理念,推动了疾病诊治进程。在肝癌诊治方面,我国相关专家、学者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贡献,希望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探讨,大家可以共同合作、进步,不断改善肝癌预后。
随后,会议执行主席周俭教授与陈敏山教授均表示,随着肝癌治疗手段的愈发丰富,如何更好进行排兵布阵、更好发挥免疫治疗作用为肝癌外科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值得大家不断探索。相信今天在樊嘉院士、朱秀轩教授的带领下,在与会同道们的努力下,能够更进一步促进免疫治疗在肝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心中有“术”——感受精细操作的“艺术”
肝背扇区巨大肿瘤切除术
医院王征教授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大部分手术已打破“禁区”,但个别特殊解剖部位以及巨大肿瘤的手术切除,对外科医生的技术仍存在极大挑战。王征教授分享了一例48岁男性患者,肝多发局限性增生结节(FNH)(最大一枚10.2CM),磁共振可见肿瘤包裹着肝中静脉、肝右静脉和下腔静脉。患者一般情况及肝功能正常,行肝背扇区巨大肿瘤切除术。
王征教授展示了术中通过韧带、下腔静脉、门静脉的游离与分离,阻断全肝血流最终实现了肿瘤完整取出的全过程。在规范细致的操作下,术后肝中静脉、肝右静脉以及下腔静脉完好,肝脏血流良好。
肝实质优先的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耀*教授
优先行肝脏实质的离断,肝实质内显露肝静脉,进而处理肝蒂即为肝实质优先的解剖性肝切除。张教授通过视频,向大家展示了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腹腔镜肝S58段切除及腹腔镜肝S8段切除三个肝实质优先的解剖性肝切除。张耀*教授认为,肝实质优先的肝切除术在充分发挥现代化手术器械作用的同时,还可简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可在解剖性半肝切除、肝叶/区及肝段切除中进行相应探索。
“术”说发展——免疫治疗进展面面观
胆道肿瘤的免疫治疗进展
医院施国明教授
综合既往指南/文献推荐,化疗仍是晚期胆道肿瘤患者的唯一选择。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胆道肿瘤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年CSCO胆道系统肿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及NCCN指南中,均已推荐PD-1治疗。施国明教授结合相关研究数据,详细阐述了免疫治疗在胆道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在胆道肿瘤免疫治疗数据中,单药治疗晚期BTC疗效并不突出。据相关真实世界研究显示,PD-1单抗联合化疗或靶向药物可显著改善晚期肝内胆管癌疗效。PD-1单抗联合治疗对ICC可能有1+1大于2的效果,且有望在肝内胆管癌围手术期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目前PD-1单抗仍需要更多临床试验验证和敏感预测指标,联合用药*副作用和安全性尚可但仍需高度重视。
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系统治疗进展
医院汪国营教授
我国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外科手术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大数据显示,我国初诊的肝癌患者55%为BCLCC期,其中仅30%可进行外科手术。不仅如此,较高的术后复发率严重威胁着肝癌患者的远期生存。
围手术期治疗是改善肝癌远期预后的重要环节。当前,肝癌的降期/转化治疗已逐步被认可并成为不可切除肝癌的重要治疗目标,但仍需更多高级别的临床证据,形成规范化的实施标准。而在肝癌辅助治疗方面,总体来讲尚无统一、明确的推荐,但是,对于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如火如荼的免疫治疗在肝癌围手术期治疗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一方面,ORR对于外科治疗来说非常有意义,PD-1/PD-L1联合靶向治疗的ORR在晚期肝癌患者中已被证实能达到30%以上,或可提升不可手术患者的转化率。小样本研究数据显示,PD-1单抗联合TKI作为转化治疗手段,可使10%~18%的患者肿瘤缩小,转化为可切除HCC。另一方面,HCC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高表达PD-1/PD-L1,阻断PD-1/PD-L1通路能够调节肿瘤微环境,恢复T细胞免疫,减少术后复发风险,相关研究探索也正在进行中。百济神州公司研发的替雷利珠单抗在肝癌领域初步研究(RATIONALE研究)结果显示,其单药治疗中国晚期肝癌患者,ORR可达17%,且安全性良好,有望成为肝癌围手术期治疗的选择之一。
“泽”优之术—从机制到临床,替雷利珠单抗在肝癌中的应用效果
新型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的药学优势
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生物药研发部李康博士
李博士从PD-1单抗的结构与功能出发,详细介绍了替雷利珠单抗如何通过对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优化,提升对靶点的亲和力及调控功能等。在结构方面,替雷利珠单抗抗体结合片段(Fab段)能特异性结合PD-1、不易脱靶,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更低的解离速率。此外,替雷利珠单抗的Fc段经过基因工程的特殊改造,消除了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ADCP效应),最大程度保留了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同时,也避免了因巨噬细胞聚集可能引起的肿瘤超进展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而肝脏又是富含巨噬细胞的脏器,这种独特的结构改造,使得替雷利珠单抗在肝癌领域更具优势。相信未来替雷利珠单抗的药物优势持续发挥,有助于广大肿瘤患者获得理想的长期生存。
替雷利珠单抗临床病例分享
浙江大医院陆文洁教授
药物疗效需通过临床的检验。在明确替雷利珠单抗作用机制基础上,陆文洁教授分享了一例反复TACE后复发的79岁男性肝癌病例,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应用替雷利珠单抗mgQ3W+仑伐替尼8mgQD,获得了影像、血清CR的良好效果。更重要的是,虽然患者年纪较大,整个治疗过程中,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良好。
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近4小时的会议落幕。樊嘉院士总结到,多位专家的分享带来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信息,相信这些信息会令与会同道们收获颇丰。也相信在科技进步、药物进展的助力下,肝癌诊治“百花齐放”必将迎来治疗的全新局面!会议通过广泛的交流、合作,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更多空间,希望在专家、学者们不遗余力的努力下,我们能够开发出更具特色的治疗方案,共促疾病诊治的进步!
点击阅读原文,本次会议精彩回顾全掌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