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肺炎疫情控制目前已总体平稳,在“后疫情时期”,肝癌诊疗策略调整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技术的进步、药物的更迭、数据的出炉、理念的更新,一直共同推进着肿瘤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其中靶向治疗因其精准抗癌、有的放矢的特性而长盛不衰,方兴未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医管局组织修订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以下简称版规范)结合国内外最新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药物可及性,对晚期肝癌系统治疗首次按治疗线数进行了明确推荐。不同治疗时机、不同联合方案、精准的获益人群筛选等相关探索也都在兼程并进。
为此,本报特邀海*医院(医院)袁振刚教授围绕肝癌靶向治疗发表观点,分享经验,指导后续探索方向。本文整理访谈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后疫情时期,肝癌诊疗应
逐步恢复常态,积极起而行之
Q:在“后疫情时期”,肝癌患者诊疗应如何调整?
袁振刚教授:新冠病*肺炎疫情期间,鉴于防控需要,公众出行、医疗资源开放限制,恶性肿瘤患者诊治不可避免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包括肝癌患者。尽管目前疫情控制总体已经平稳,但鉴于境外输入病例的不确定性,到诊疗状态完全恢复正常尚需时日,肝癌患者诊疗也无法一蹴而就还原常态。但肝癌属于限期性肿瘤,进展速度较快,疫情持续时间我们尚无法准确预计,肝癌的积极、持续治疗不可懈怠。总体而言,在“后疫情时期”,肝癌诊疗策略调整仍需根据肿瘤分期、进展情况、治疗阶段等进行综合分层、分级对待。
新诊断肝癌患者,若肿瘤体积较小、当地疫情仍较严重,可有2~4周的等待期;但肿瘤体积较大者,仍应在谨慎防护的前提下,医院预约、就诊和治疗。发生肝癌破裂等急性并发症患者,应及时、医院急诊就医、处理,必要时可借助远程医院获取治疗建议。
已经进入维持治疗(例如口服靶向药物)、常规随访的晚期肝癌患者,医院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通医院医生提供检查结果、征询治疗建议。对肝功能已经极差、需住院支持治疗的晚期患者,仍应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医院就医。
综上,在“后疫情时期”,相信随着医疗机构逐步恢复正常接诊,肝癌患者诊疗也将逐步恢复常态。
一线靶向基石依旧
二线新药“接力”有效
Q:结合版规范更新要点,您如何评价靶向药物在肝癌治疗领域的地位和前景?
袁振刚教授:国内肝癌靶向治疗时代自年索拉非尼在中国的获批上市而正式开启,且十年来,索拉非尼在肝癌系统治疗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年,瑞戈非尼用于晚期肝癌二线治疗适应证在国内的获批,更加丰富了肝癌系统治疗药物选择。版规范结合国内外最新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药物可及性,对晚期肝癌的系统治疗,接轨国际指南,按治疗线数进行了明确推荐,一方面更加强调了索拉非尼的一线治疗基石地位(且索拉非尼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肝功能Child-PughA级和B级的肝癌靶向药物,其余均仅适用于肝功能Child-PughA级患者),同时也丰富了药物选择,增加了瑞戈非尼,并明确了其二线治疗地位。
版规范无疑是基于现有条件和证据、理念下的中国肝癌临床科学指引。严格遵循、合理利用好版规范的更新内容,才能为中国肝癌患者带来更多选择、更早获益、更好生存。我们也积极期待继续见证肝癌治疗新药物的成功研发,继续推进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现有优秀药物价值的深入挖掘,一步步改写中国肝癌患者的治疗现状。
肝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前景光明
Q:您如何看待肝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前景?
袁振刚教授:靶向治疗在肝癌领域的核心地位已是不言而喻。伴随肿瘤学发展进程,近年来肝癌免疫治疗药物研发及试验如火如荼,研究者认知不断刷新,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协同探索兼程并进。版规范在晚期肝癌“其他二线治疗”中采用了一定篇幅介绍免疫治疗现状与进展;并在“附录8”中系统罗列了肝癌免疫治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