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海*医院(医院)沈锋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也是上海医药领域唯一获奖者。
何梁何利基金奖是由何梁何利基金设立的奖项,旨在奖励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促进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发展。
弘扬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精神,是何梁何利奖的精髓。而科学与创新,也正是沈锋多年来不变的坚持。作为一名人民*医,沈锋教授珍惜海*荣誉,矢志践行新时代海*精神,在吴孟超院士的悉心指导下,他长期致力于将肝癌的治疗选择和决策推向精细化和个体化。他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辨析影响疗效的关键临床问题,通过临床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探索出了用临床病理数据构建个体化的预后预测技术,从而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精细化肝癌治疗决策方法,有效地推动了肝癌治疗的进步。
解开疾病“密码”为每一位病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每一位罹患肝癌的病人,都会问医生:“我该怎么办?”
从医35年来,沈锋解答了无数次这个问题。也无数次问自己和团队这个问题:科学进步与医学的积累获得的疾病知识,该怎么运用到一个个具体的、独特的、鲜活的患者身上?
通常人们所说的肝癌是指肝脏本身长出来的癌症,医学上称为原发性肝癌。我国是肝癌高发的国家,全世界超过一半的肝癌发生在中国。肝癌的病情复杂、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被称为“癌中之王”。
外科治疗是延长病人生存的最有效手段。既往经过几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近些年来,虽然外科技术发展很快,但疗效的提升却没有预期那么明显,似乎遇到了瓶颈性的难题。
如果把治疗的全过程比作马拉松,后半程已经跑得非常快了,但整体速度还是提不上去,那是不是可以从起跑开始找原因?
沈锋把眼光投向了“治疗决策”。
随着近年来精准医学理念的兴起,医学界已经逐渐认识到,病人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导致同一种治疗疗效差异巨大的原因。如果能在合适的时机给与“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治疗,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每一个病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化治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在某种治疗开始之前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到这个病人的疗效,我们也只是在做了些探索”,沈锋坦言。肿瘤是依照“分期治疗”的原则来选择治疗方法的,尽管肝癌的分期系统比较多,包括国际经典的TNM分期,但这些分期都只能预测到某种治疗可能对某一大类病人比较好,而实际上同一大类病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疗效的差异也很大。是否能将分期细化,做到预测一小类甚至每一例病人的疗效,这样就可以“对号入座”地选择手术或者比手术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
沈锋最先从建立“个体化分期”入手,瞄准的是肝内胆管癌。这种病是肝癌的一个亚型,恶性程度远高于一般肝癌,病人的生存时间通常很短,只有手术切除可使部分“合适”的病人延长生命,但哪些是“合适”的病人?沈锋团队在对例手术病人长达10年的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对每一例病人的数据进行了核查,对影响预后的每一个因素进行了甄别,建立了国际上首个该病的个体化预后评分,并将其做成列线图(接近于计算尺的数学模型),对每个新病人,只要将7个参数输入,就能很方便地计算出其术后生存的概率,帮助医生判断这个病人是否“适合”手术。这个列线图被国际上称为“中国列线图”。
与此同时,西方学术界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个体化分期的探索,也同样瞄准了列线图。首个肝内胆管癌TNM奠基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Pawlik教授带领团队推出了第二个列线图,但比沈锋团队列线图的推出晚了一年。由于存在学术观点的分歧,两个列线图有较大差异。
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