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医院樊嘉院士团队发布了一项关于癌症研究的临床结果。该研究联合使用国家新药创制专项的两项重要成果治疗肝癌,三期临床研究结果明显优于传统靶向治疗,这是全球首个达到主要研究目的的PD-1抑制剂联合治疗用于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III期研究,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肝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早诊困难、进展迅速,预后较差等特征,每年大约有84万新发肝癌患者、78.2万死亡肝癌患者。此项研究是使用国家新药创制专项研发的两种创新药物,通过达伯舒和达攸同的联合使用,用于晚期肝癌治疗的三期临床研究。
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介绍,“两个新药联合应用,它从机制上他可以起到了一个叠加的效果。我们通过免疫治疗,然后再加上血管生成抑剂,通过两条路径来治疗。从研究结果来看,已经明显展示出达伯舒和达攸同联合治疗,它的疗效对于中晚期肝癌明显优于靶向治疗。”
据了解,与其他全球临床研究不同,此项研究共纳入近例患者,均为中国肝癌人群。临床研究中,达伯舒和达攸同的联合治疗,提供了大量肝癌患者接受免疫联合治疗和传统靶向治疗的对比数据,对于改善肝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据了解,达伯舒和达攸同均为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成果,也都已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介绍,“‘十三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已经圆满完成预定的目标,将近有60个一类新药在重大专项支持下研发出来。这次把重大专项所支持的两个药联合起来使用,给新药创制带来很多新的启发,达到了一个1加1大于2这样的成果,这也是当今国际新药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总台央视记者帅俊全)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