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73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已于当地时间年11月4日-8日在美国召开,会上有大量的肝病相关新进展亮相,肝霖君持续为大家分享。
本次AASLD大会摘要中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非肝硬化、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中,基线病毒载量与核苷(NA)治疗时的肝癌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基线HBVDNA≥8.00log10IU/mL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最低,提示在感染早期即HBeAg阳性且HBVDNA高水平时开始抗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更好的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研究方法
本个体病例数据(IPD)荟萃分析纳入11项针对来自韩国、香港和台湾的非肝硬化、初治、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的研究,这些患者接受ETV或TDF单药治疗至少一年。本研究旨在验证非肝硬化、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接受ETV或TDF治疗期间基线病毒载量与肝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根据HBVDNA水平将患者分为四层(5.00-5.99、6.00-6.99、7.00-7.99和≥8.00log10IU/mL),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治疗中肝癌的发病率。
研究结果
患者(n=)中位年龄为44岁,男性(61.60%)为主。每个HBVDNA分层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但年龄随HBVDNA水平下降而增加;ALT和AST随HBVDNA水平下降而下降。
6年(中位随访4.28年)间,基线HBVDNA≥8.00log10IU/mL的患者在NA治疗时发生肝癌的风险最低,而基线HBVDNA水平为6.00-6.99log10IU/mL的患者在NA治疗时发生肝癌的风险最高(P0.)。
不同基线HBVDNA水平时,治疗过程中肝癌的累积发生风险分别为:
HBVDNA≥8.00log10IU/mL时为0.58%[95%CI:0.24-0.92];
HBVDNA为7.00-7.99log10IU/mL时为3.08%[95%CI:2.00-4.06];
HBVDNA为6.00-6.99log10IU/mL时为8.04%[95%CI:6.03-9.41];
HBVDNA为5.00-5.99log10IU/mL时为7.51%[95%CI:5.22-9.22]。
多因素分析的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
不同基线HBVDNA水平慢乙肝患者
在NA治疗时的肝癌发生风险比
研究结论
在非肝硬化、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中,NA治疗前基线HBVDNA水平与治疗时肝癌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基线HBVDNA≥8.00log10IU/mL时肝癌发生风险最低,表明在感染的早期即HBeAg阳性且HBVDNA高水平时开始抗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更好的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肝霖君有话说
本研究发现,在非肝硬化、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中,基线HBVDNA水平与NA治疗时肝癌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基线HBVDNA中等水平(6.00-6.99log10IU/mL)的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最高,这与既往的研究结论一致。
本研究结果也提示在感染早期即HBeAg阳性且HBVDNA高水平(≥8.00log10IU/mL)时就接受抗病毒治疗可能可以更好的降低肝癌发生风险,提示患者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降低肝癌风险,争取远期获益。我们之前也报道过HBsAg、HBeAg和HBVDNA高水平的慢乙肝患者经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联合治疗策略,最终实现HBsAg清除的病例,表明这类患者是可以通过早期合理的抗病毒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的。
参考文献:
ChoiW,YipTC,WongGL,etal.Baselineviralloadisassociatedwiththeon-treatmentrisk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non-cirrhotic,HBeAg-positivechronichepatitisBpatients:resultsfromanindividualpatientdatameta-analysisfromthreecountries.AASLD,Abstracts().
#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