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患肝脏疾病的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定期检查中,医生一般会让检查或复查甲胎球蛋白。这是因为如果发现患者的甲胎球蛋白异常,通过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和随访,常常可以及时发现原发性肝癌。那么,是不是发现了甲胎球蛋白异常,就一定是得了肝癌呢?
对诊断肝癌有重要临床价值
医院主任医师梁宝松介绍,甲胎球蛋白是在胎儿早期由胎儿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蛋白。婴儿出生之后,这种甲胎球蛋白的合成很快受到抑制,在血液中只有很少的存在,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恶性病变时,有关基因重新被激活,使原来已丧失合成甲胎球蛋白能力的细胞又重新开始合成,以至于血中甲胎球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因此,血中甲胎球蛋白浓度检测,对诊断肝细胞癌及滋养细胞恶性肿瘤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有时候可能是一种福音
但甲胎球蛋白升高不全是肝癌信号,也可能出现在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伴有肝细胞再生时、女性的妊娠期及某些胚胎生殖癌,甚至在有些情况下,甲胎球蛋白增高不仅不代表患了肝癌,还可能是一种福音。
对重症肝炎、肝坏死的患者,需要给患者做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如果在人工肝治疗期间,发现患者甲胎球蛋白升高,并且排除了肝癌,常常提示患者的肝细胞存在再生的情况。
如何做出正确判断?
遇到甲胎球蛋白升高怎么判断呢?凡是甲胎球蛋白升高,都需要追加相应的肝脏彩超、螺旋CT、磁共振等检查,而且必须做增强检查。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了造影剂快进快出的典型病变,结合甲胎球蛋白升高,就可以做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梁宝松建议,大家在日常肝病的检查中,不要忽略甲胎球蛋白检查,因为它和肝癌、胚胎生殖癌及肝细胞的再生都有密切关系。
(周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