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肿瘤科任斗来源:肿瘤资讯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arcarcinoma,HCC)是发病率第5位的常见肿瘤,占常见癌症相关死亡的第3位;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veintumorthrombus,PVTT)形成影响了肝癌的预后,文献报道,初次诊断时约10%~40%合并PVTT,而如果是尸体解剖的话,更可高达44%~62%,HCC合并PVTT自然生存期仅2~4个月,而且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是EASL推荐的唯一手段,但是仅仅延长了OS约3个月,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如今,随着立体定向放疗设备和技术广泛推广运用,放疗在其他癌症的治疗中有重要地位。那么,在临床上,我们该如何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实施包括立体定向放疗方案呢?
HCC合并PVTT,首先依据侵犯门静脉的范围进行分型是选择治疗手段的前提
年,程树群教授团队在《中华医学杂志》第84卷第一期上发表了门静脉癌栓分型,他依据癌栓对于门静脉的侵犯范围将门静脉癌栓分为5型,I0型是指显微镜下对门静脉的侵犯,1型是指侵犯到二级及以上的分支,2型是指一级及以上的分支,3型是指侵犯到门静脉主干,4型是指侵犯到肠系膜上静脉或者是下腔静脉。具体如下图:
图1:门静脉癌栓分型
不同的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按照当时这篇文章发表时的治疗方法,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总体疗效,手术治疗要优于非手术治疗手段,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而非手术组只有4个月,p=0.。在手术切除组中,Ⅰ型癌栓手术效果最好,Ⅱ、Ⅲ型手术疗效相仿,但优于非手术治疗;Ⅳ型不宜手术治疗。
依据肝功能的分级和门静脉癌栓的分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依据肝功能的分级和门静脉癌栓的分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的治疗推荐。详见下图。
图2:HCC合并PVTT诊断治疗流程
从以上流程图可以看出,关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我们首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