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1)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和HCV)是导致肝细胞肝癌的主要感染性因素,黄曲霉毒素暴露增加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癌发生风险。
(2)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后,可显著降低但不能消除进展为肝癌的风险。
(3)发生肝硬化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根除病毒感染后,可显著降低但不能消除进展为肝癌的风险。
(4)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硬化。
(5)酒精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均增加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癌发生风险。
(6)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肝癌占比逐渐减少。
##HBV感染肝细胞后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HBV携带者中约有10%~25%可发生肝癌。全球范围内,慢性HBV感染是肝癌的首要病因,尤其是在东亚和非洲国家。
##我国农村地区肝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每年有其中77.7%~88.0%的肝癌死亡由HBV和(或)HCV感染所致,其中HBV感染占比为86.0%。
##在我国,随着乙肝疫苗于年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年被纳入免疫规划,HBsAg流行率明显降低,目前我国成年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
##在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者中,乙型肝炎e抗原状态、外周血HBVDNA载量、饮酒、罹患糖尿病等代谢相关性肝病等与肝癌发生风险有关。吸烟、肥胖和糖尿病等与酒精之间存在交互增强肝癌风险的关系,特别是在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上。
##在HCV感染者中,肝癌风险增加的因素包括男性、年龄较大、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HBV感染、糖尿病和长期饮酒等。肝癌家族史也能增加HCV感染者的肝癌发病风险。
##世界范围内约85%~95%的肝癌具有肝硬化背景,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是肝癌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风险受年龄、性别、病因、肝癌家族史及罹患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影响。
原标题:《肝癌的病因和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