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肝硬化病人应当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呢 [复制链接]

1#

由于肝硬化病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硬化的病人需要定期复查肝脏B超或血甲胎蛋白,一旦发现肝脏结节或甲胎蛋白的升高,往往医生会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这时候病人就纠结了,到底做哪种检查好呢。现在我们从不同的影像学成像特点来进行解答。

肝硬化的肝实质是由硬化结节组成的,浅表的硬化结节使肝脏的边缘不平滑或呈波浪状,结节较大时可呈“菠萝肝”外观,肝脏外形的改变是影像学诊断肝硬化的重要依据。 

肝硬化复查通常首选超声检查就可以了,腹部超声可以显示肝脏、脾脏的外形和轮廓的改变,可以观察门静脉高压、腹水等征象,彩色多普勒还可以观察到血供和血流的情况,以及有无血栓形成和血流速度的改变,但对肝硬化结节的诊断较为困难,特别是伴有弥散性肝硬化或脂肪浸润时的定性准确性不高。因此当发现可疑结节的时候就有必要做进一步影像学检查了。

CT检查有两种方法:平扫和增强。CT平扫也可以观察肝脏、脾脏的外形以及门静脉高压、腹水情况,且显示比B超更直观,更清楚。CT增强是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有利于增加病变与肝实质的对比度,可以检出一部分平扫无法发现的病灶。CT增强扫描通过观察病变的强化方式对病变进行定性,但是对小于1cm的结节诊断比较困难,也就是说:CT诊断肝癌的基本上可以确诊;CT没有诊断肝癌时,却不一定没有小肝癌。由于CT具有X辐射损害,一般不做为常规筛查手段,当B超发现可疑病灶时可进一步行CT检查。

在肝硬化形态学方面的显示,MRI与CT相似,但MRI对肝内结节性质的判断优于CT。肝硬化结节到肝癌的演变过程分为三步,即肝硬化再生结节、发育不良结节、肝癌,发育不良结节为肝细胞癌的癌前结节。MRI具有高分辨率、多序列成像的特点,能够提供比CT更多的信息,通过对各序列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的分析,对肝硬化结节、发育不良结节及小肝癌进行鉴别,这是B超及CT均无法达到的。但MRI检查也具有一定缺陷,如检查时间长、对呼吸训练要求高、费用昂贵等。

总之,目前用于肝硬化患者常规筛查的影像学方法主要是B超,当发现可疑病灶时可根据患者体质、经济状况、病灶大小等综合考虑,选择CT或MRI检查。

医院CT/MRI科郝雪佳高凤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