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术前预 [复制链接]

1#

作者:何坤,何泳铸,胡泽民,*锐钦,罗启杰,王泽亮,叶少炜,刘立文

文章来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7(3)

本文核心观点

随着外科诊疗技术的多元化及不断创新,RFA已成为肝癌治疗必不可少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肝癌的恶性程度高,无论何种治疗措施,其复发率仍然居高不下。国外曾有研究表明,作为公认肝癌治疗最有效的肝移植术后1年复发率超过10%,而与肝切除预后相当的RFA3年的复发率也高达53.4%,其治疗后高复发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由此可见,在RFA治疗后如此高复发风险情况下,早期明确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其预后,对肝癌的诊治方案及术后的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本研究探索的关键所在。

肝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甚多,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肿瘤最大径、AFP水平及门静脉癌栓等。同时,本研究发现肿瘤最大径30mm、肿瘤结节数目≥2个、PIVKA-II40mAU/ml、AFP20ng/ml、CTC阳性均是RFA术后的高危险因素,这些患者具有显著的RFA术后高复发率,这一观点也早已得到证实。

值得注意的是,CTC阳性是本次研究中RF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关于CTC与RFA预后相关的研究鲜有报道,而Canale等研究认为CTC有可能成为临床预测RFA治疗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在接受肝切除或肝移植的肝癌患者中,CTC的存在早已证明是门静脉侵犯和肝外转移的预测因素,且与肝癌术后复发与生存显著相关。CTC是由原发肿瘤转移到血液系统或淋巴系统,进而在血液、骨髓、淋巴结和其他健康器官中定位转移的肿瘤细胞,反映了肿瘤的侵袭性且被认为是肝癌复发转移的主要根源之一。此外,CTC检测作为一种便捷、可重复的非侵入性技术,早已应用于乳腺癌、肺癌及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预后监测、疗效评估等各方面,使得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