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渠县十一amp8226五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复制链接]

1#

渠县“十一#8226;五”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汽车在平整的乡村沥青公路上驰骋,道路两旁交错着闪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洋气的农家四合院,一片片标准化蔬菜大棚,景观红艳夺目,香气诱人,间或是一二辆迎面而来的摩托车,一张张淳朴幸福的笑脸……这是渠县初冬时节呈现的一幅幅现实场景。人们印象中的渠县,如今已是旧貌换新颜。


科学规化——改善贫困地区生存条件


规划先行,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是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根据新时期参与式扶贫要求,扶贫办本着规划在先,建设在后的原则,科学规划。在贫困户确定,扶贫项目选择,资金安排使用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科学编制完善了扶贫开发规划,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多年来,该县以整村推进为契机,加快交通、基本农田、人畜饮水、农业产业化建设,改善了贫困村的软硬环境,经济总量增加,产业结构优化,拓宽了贫困农民增收渠道。结合扶贫工作实际,渠县共实施新村扶贫92个,投入财*扶贫资金3387万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强力推进竞争入围和参与式扶贫方式,注重把握“四条原则”,采取“十二制措施”力求做到“四快”。新村项目规划时,分别召开村、社干部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群众最盼望、最迫切希望解决的村道公路建设、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首先办好。在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宣传、发动,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原则,组织村、社干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参与新村项目建设,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同时,按照上级要求,全面推进了扶贫“首扶制”,严格实行资金、项目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新村扶贫工程真正打造成“阳光扶贫工程”。2009年4月1日,全市扶贫新村会议在渠县召开。此次会上,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新村扶贫工作得到市办领导和与会同志的充分肯定。截止2010年,全县共实施新村扶贫92个,对 13个乡镇499户贫困户进行了移民搬迁,改造卫生院7所,共投入资金6962万元,修建村级公路76/256条/公里,整治村社级公路26/110.1条/公里,硬化村级主干道66/123.8条/公里,修建连户便民路25.2公里,修石渠12300米,石河堰7处,修山坪塘49口,打水井930口,桥16座,安装程控电话12000余门,无线商务电话18200余部,安装光钎电视17600户,实施五改三建2691户,“三站”建设1065平方米,建院坝2450平方米。实施首扶制90户,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7000人次;产业结构调整1860亩,建养鸡场25个,养鸭场15个,养猪场21个,鱼塘130口,建蔬菜基地300余亩,发展优质果树112亩,较好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资金运作——贫困群众谋发展


在重点村布点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根据各村致贫的不同因素,优先启动对脱贫致富有一定代表性的贫困村,以此辐射带动其它贫困村搞好扶贫开发建设。2008年以来,渠县县委、县*府按照“联合担保,有借有还,滚动发展,风险共担”的管理模式,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强化培训,实施贫困村村级互助发展资金试点项目。2010年扶贫办、财*局与人民银行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4个互助资金试点村的项目运行情况逐一进行了检查,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完善了制度。截止9月底,发放借款78.77万元,收回借款30.22万元,惠及197户贫困户,更加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了“想发展无本钱”的现实困难。同时, 2010年6月规划上报了2010年15个贫困村村级互助发展资金项目。


扶贫资金严格实行了县级财*报账制,建立专账、专人管理、专户储存,资金始终不脱离财*轨道,进行封闭运行。进一步完善了新村扶贫工程项目技术人员负责制、联系人员挂片制、工作限时办结制、验收决算制、工程项目审计制、项目公告、公示制等一系列制度。工程项目资金实行全额垫资,验收合格按规定一次性拨付,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了资金安全。今年4月,县审计局对全县扶贫工程进行审计,未发现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产业扶贫——鼓起群众钱袋子


在开展扶贫工作中,为改变贫困村贫穷落后面貌。大力发展优质果品,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近年来,渠县县委、县*府确定了生猪、蔬菜、柑桔、*花、菊花、花椒、药材等主导产业,按照*策拉动、龙头带动、典型促动的思路,建立了以农户投入为主体、扶贫资金为导向、财*、信贷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使蔬菜、柑桔、*花、菊花、花椒、药材等产业迅速发展。今年,我们对扶持的渠县三板乡柑桔基地、蔬菜基地、渠县望溪乡花椒基地、河东乡菊花基地等产业化项目加强监管,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社会、经济效益,有效带动当地贫困农户增收。2010年9月,推荐上报了渠县中滩乡中滩社区、宋岭村连片柑桔产业化扶贫项目,待省、市批复后及时启动实施。四川秦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08年产业化扶持项目,它以花椒科研种植、加工、贸易、养殖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业企业,目前已列入市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和林产业龙头企业。该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下辖协会8个,花椒专业合作社1个,现有产业基地11个,总面积35000亩,总资产1500万元。2008年带动农户收入8000万元,种植户人均增收850元。


治贫治愚——科技培训强素质


从乡镇“农村书店”,到上远程指导培训;从科技干部深入基层手把手指导,到利用牧闲时节小范围集中组织学习培训。2004年以来,渠县县委、县*府重视劳务扶贫培训工作,根据省、市要求,按照“抓培训、强素质,重输出、增收入”的思路和“选准人、送对门、促脱贫”的要求,会同县民生办、财*局,在对全县劳务扶贫培训基地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劳务扶贫培训基地。在劳务扶贫培训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十必须”和 “六制”措施,是培训结束后,由县民生办、扶贫办、财*局共同验收,实行联合验收制,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和择业就业能力,真正达到了“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务工,带动一片,一技在手,全家脱贫”的培训目的。各培训基地,采取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培训到位、监管到位等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资金管理,严格培训考核,分期分批对全县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实施为期35天的计算机操作、服装、厨师电工、电焊工等专业。2004--2010年,全县投入资金442万元,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5900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103000余人,实现了培训率、结业率、办证率三个100%,输出就业率达90%以上,就业务工的农民人均工资850元以上,最高达2000元,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和择业就业能力,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与此同时,渠县县委、县*府突出科技扶贫、突出基础设施改善、突出智力扶贫“四突出”为出发点来实施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抓了一个“实”字,从解决“改变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贫困群众基本增收门路”等实际问题出发,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安排试点项目建设,以扶贫办牵头,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项目所在乡镇积极配合,全面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创出了一个“典”字,把试点工作和全县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对当地的扶贫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给予支持,积极探索民营企业示范带动贫困村发展的有效途径,且选准一个“增”字,以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为目标,选准一个项目,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片百姓。


创新机制——社会扶贫得实惠


渠县县委、县*府积极组织协调贫困村所在的乡、村领导,加大省、市、县帮扶单位的协调力度,争取他们对帮扶村的关心、支持,同他们一起深入贫困村,共同研究制定扶持计划、落实帮扶目标。在100余个**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50000名*员对全县92个扶贫新村、8000余户农村特困户及其他贫困户广泛开展了*员干部“1+1”和“1+2”和“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明确了帮扶目标和帮扶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今年渠县“7.18”洪灾后,省、市、县帮扶部门积极到帮扶点查灾、核灾,帮助灾民抗灾自救。同时,我们努力争取省、市级有关部门到渠帮扶,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为贫困地区群众捐资捐物活动。2001年以来,全县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折币1200余万元,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同时对全县调查出的农村特困户7600余户分期、分批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省致公*2009和2010年,共帮扶资金130万元,援建涌兴双梯、报恩新庙、流溪石柱等村小3所,支持射洪乡中心校鼓号乐器100余套,支援今年“7.18”洪灾受灾严重的19个乡镇,2000户灾民,捐赠大米110吨,青油2000桶,价值56万元。同时,我们扶贫办在青龙乡山坪村建立了计生三结合帮扶基地,与50户计生帮扶户签订了帮扶协议,落实了帮扶措施;对帮扶村—千佛乡齐心村,通过调研,制定了帮扶计划,对贫困户捐赠了现金1000元和价值1000元的大米、青油,帮助其灾民暂时渡过难关。


贫责任重于泰山,关注民生厚德载物。在新的历史起点下,扶贫开发工作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渠县县委、县*府正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央加大对革命老区扶持力度的机遇,从贫困现状和特点出发,科学谋划,不断探索,深入实践,结合实际,初步形成了*府为主,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为促进渠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