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切由心决定、改变从心开始 [复制链接]

1#

                    
                      《改变,从心开始》  原著 | 罗伊.马丁纳  解读 | 元罄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安东尼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改变,从心开始》  张德芬说:内心有力量的人,遇到困难、碰上痛苦时,能够坦然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她们是最有魅力的。  生活中,我们总是羡慕那些能掌控自己情绪的人,因为她们总能在嘈杂的世界中,静静地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保持内心的那份宁静和自由,宠辱不惊,步态从容而怡然自得。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掌控情绪呢?当负面情绪喷涌而来,我们怎么能让它对自己起到正面的影响呢?  这本《改变,从心开始》将告诉我们如何做情绪的主人。  本书作者罗伊.马丁纳,原本是一位医学工作者,他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病症不只是生理器官上的病变。为了帮助患者痊愈,他开启了身心灵全方位的探索,成为一位享誉全球的医学博士和心灵治疗大师,被称为“情绪平衡之父”。  在40多年的生命实践探索中,马丁纳博士救助过上千名重症患者,擅长健康指导和个人发展,并致力于研究帮助人们治愈自身的最佳方法。博士出版过逾40本自助书籍,其中以这本《改变,从心开始》一书最为著名,销量已超过百万。  本书的翻译者,是台湾公认的气质才女胡因梦女士,她是“身心灵"方面的探讨者与导师,注有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近20年来,她曾翻译过包括克里希那穆提在内的多位知名心灵导师的作品。  本书从身心灵的各个角度,解剖了自身未解决的问对情绪的影响,并用大量真实的案例,演示了平衡情绪的实操技巧。只有接纳自己、放下过去、专注于当下,才能达到身体与情绪的健康平衡状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打开本书,跟着马丁纳博士,学习平衡情绪的能力,走上内心安宁的道路。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从生命初期,找到情绪的源头  情绪的来源,我们很容易将它归因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比如工作中的不顺心、和家人的冲突、孩子的叛逆等等。然而这些情况,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大概率事件,那为什么有些人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有些人却被折腾得精疲力竭呢?  作者发现,当我们还是孩子时,父母对我们的方式和态度,会影响到我们成年后的价值观,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情感转移”。孩子会把童年时期的种种认知,不适当地转移到成年后的现实世界。  比如你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基本的安全与保障,长大后你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不安全的。如果你没有办法信任自己的父母,长大后会觉得所有人都不可信。  这些负面的价值观,正是我们情绪的罪魁祸首,它会在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否定自己,作者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之为自我排拒。  接下来就让我带你看看,父母的行为是如何给我们带来自我排拒的。  首先是父母对我们的行为进行道德性的评判。比如当我们谈论在学校和小伙伴的争吵,爸爸却说我们的表现差劲,让他丢脸。这样的评判往往会导致低落的自我价值感。  另外,父母言语上高频率的负面信息,也会沉入孩子的内心,成为未来自我批判的武器。比如“你怎么这么笨?”“你就不能再认真一点吗?”,类似于这样的负面评判,我想你可能并不陌生。  还有,父母自身对规则的破坏,比如一个筋疲力尽的父母,不再坚持自己内定的家规,孩子就会得出结论:自己受惩罚不是因为错误的行为,而是因为父母不喜欢自己。  最后,如果父母把某件让自己生气的事情牵连到孩子身上,忽视自己的孩子,也会对孩子的自尊造成非常大的伤害,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不值得被爱。  生命早期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就像记录在CD中的文本资讯,储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书中称之为细胞记忆,也就是储存在我们身体细胞里的信息。  听起来有点复杂,来看一下这个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故事,也许你就明白了。  一个女子因病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后没多久,她开始体验到对汉堡与啤酒的渴望,这是她在手术前从未有过的偏好。于是她通过一些途径,找到了器官捐赠者的家人,通过了解,发现这位捐赠者生前所喜欢的,正是汉堡和啤酒。  这个案例,说明了捐赠者的记忆细胞会随之传递,记录超乎我们想象之外的内容。为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一个人的细胞记忆,会储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成为诱发情绪的来源。  而情绪本身充满能量,如果情绪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并不会自动消失,而是会变成无法控制的能量形式,也就是对我们形成危害的“自由基能量”,类似于一种新陈代谢*素,来摧毁我们的身体器官。  也许你会说,人就是有情感的动物,又不是木头,怎么可能没有喜怒哀乐?  其实,不愉快的感觉本身,并不会直接伤害我们,只是当我们赋予它意义,并且和想法产生关联,才会产生生化反应,造成体内的不平衡,最终引发疾病。  换句话说,伤害我们的,往往并不是不愉快的事情,而是你面对这件事情的消极心态。  相较于身体,情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就显得直观多了。比如考试前的焦躁、公众发言时心跳加速、谈判中冒冷汗等等,相信这些场景你多多少少有过经历。  总之,情绪对我们的影响,避免不了,它会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才能从容应对,做到情绪的平衡呢?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放下与接纳,是情绪平衡的起点  弗雷克在《禅的智慧》中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接纳它,我们就与它合而为一;抗拒它,我们就会受到伤害。  情绪同样如此,作者就为我们提出了情绪平衡的一项重要原则:自我接纳。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情绪下了论断,认为它是坏的、错的,便会去压抑自己的情绪。那么情绪则会转变为压力,对我们造成损害。  我们要做的,是把情绪当成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去接纳自己任何时候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认清自己生活里真实的状态,然后诚实地面对自己。  书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颗老鹰的蛋,掉到了鸡窝里,没过多久孵化出了小鹰。鹰觉得自己是一只小鸡,于是和同伴一起吃虫子、咯咯叫,只能半跑半飞个几尺高,一直过着鸡的生活,直到年长。  一天,这只老鹰看到天空飞翔的老鹰惊艳的雄姿,羡慕不已,却接受了自己是鸡,只属于地面的现实,最终以鸡的身份结束了一生。  很多人就像这只一辈子没有飞向天空的老鹰,如果不对自身的精彩、本性有所觉知,那么永远都不会飞。  我们要做的是放下自己的过去,放下执着,打开自己,专注于当下的感觉,不去想自己没有的东西,也就是常说的活在当下。  总体来说,要实现情绪的平衡,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警觉到只有当下。和当下联结,不要做无谓的想象,你就会感觉到和谐与宁静。  第二步:接纳你的感觉,认同你的情绪,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你的负面情绪。  第三步:接纳自己并爱自己,凡事顺其自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一切都能淡然处之。就像雨停了,太阳会再度照耀一样。  这三个看起来简单的步骤,是需要花时间才能掌握的,我们不需要对自己太严格,通过反复的练习,去熟悉这个过程就好。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面对任何负面状况。  此外,相较于积极向上的人,对自己负面的想法是更常见的模式,比如我们可能会对自己说“我的工作真恐怖”“想到这件事就令我作呕”等等。  然而,只有对生活方式做出正向思考,才能释放潜意识的恐惧,接纳自己的美好。所以我们要和负面的念头决裂,花足够的时间去思索正面的事情,这又叫观想。  作者发现,如果你同时以视、听、触、味、嗅五种感官进行观想,就能够更快速地显化你想要的东西。比如在比赛之前,你可以去观想自己获胜而接受颁奖的情景。  总之,要让自己的渴望成真,你必须具体地观想出那份感觉。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宽恕是释放伤痛的良药  接纳与专注当下,是实现情绪平衡的初始阶段。而只有宽恕,才能真正地放下过去,达到情绪的平衡。  宽恕的起点是父母。  近几年,互联网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层出不穷,屡屡看到有人哭诉,父母对自己的苛责,以及自己在童年时期所受的忽视。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不该责怪父母,因为父母的不完美,正是我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他们以不良的方式对待我们,甚至虐待我们,这种种行为,都是我们心灵成长的快速通道。  要想得到情绪上的平衡,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宽恕父母,放弃对他们所抱持的错误想法。  父母唯一需要负的责任就是在出生之后抚养我们,当我们能照顾自己,他们的责任也就结束了。而扭转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想要的形象,则是我们自己的使命。  所以,把爱给予父母,并在有能力或有意愿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同时放下他们强加在你身上的任何负面情绪,才是我们告别过去面向未来的正确的选择。  在作者的病人中,有一位名叫哈利的牙医,患有慢性C型肝炎。这种疾病在医学中的通用治疗方法是以干扰素和类同醇治疗,但对哈利却不起作用,他很害怕自己因肝硬化而死。  通过作者的检测得知,哈利在处理和父亲的关系时,有严重的情绪障碍。  童年时,他经常受到酒*父亲拳打脚踢的虐待。后来,父亲诊断出肝硬化后戒掉了酒瘾,期间曾请求他的原谅,他没有接受,甚至告诉妻子他的父亲早已过世。  彼时,哈利和父亲已经断绝交往12年,一次在诊所为一位C型肝炎病人进行牙科手术时,自己不小心受到了感染。  作者告诉哈利,对他来说真正有效的治疗就是,放下过去的一切,原谅父亲并放下愤怒。哈利最终接受了这个想法,通过治疗,不但完全治愈了C型肝炎,还和父亲发展出理想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哈利发现他和父亲有许多的共同点,远远超过了他原本的想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对父母心怀怨恨,那么得到的不仅是心里的创伤,这种情绪还可能通过潜意识,造成生活中的差错,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摧毁。  除了父母,那些在生活中会影响我们的所有的关系,我们也要去宽恕。  首先,是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和亲密的朋友,这些生命中关系最密切的人,是宽恕的开始。  此外,邻居、同事以及社团成员等和自己有平凡或固定接触的社交圈子里的人,宽恕他们。  最后,对偶尔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和陌生人,也需要宽恕。  对其他人付出了宽恕之后,更重要的是宽恕你自己。  作者告诉我们,如果不宽恕自己的错误与失败,自责和罪恶将会不断延续下去。  生活中可以自责的理由,数之不尽,譬如婚姻破碎,失去心爱的人、孩子的错误等等,这些情绪把我们束缚在过去,无法自拔。  只有不断地宽恕,才能让我们挣脱情绪的牢笼,找到内心的平静,获得自由的身躯。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走出情绪的“鞭挞”,做到表里如一  心理学家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人的任务,就是意识到从潜意识中努力向上涌出的内容。  荣格所说的任务,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发现内在的、真实的自我。  就像在生活中,你可能下意识地讨厌某种行为、某种气味、或者某种声响,但自己也不知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比较好道是为什么,这就是存在于我们潜意识里的东西,是构成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而这些我们平常意识不到的自己,通常会以情绪的形式浮现出来,比如别人不经意间的一个行为让你突然暴怒。如果我们能及时的觉察自己的情绪,就打通了我们意识到潜意识的连接,也就是书中说的表里一致。  而如果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并不和谐一致,潜意识就会运用各种破坏手段来对抗意识,阻碍我们的目标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的实现,这种现象又叫情绪鞭挞。  就像马丁纳博士的一位病人玛丽,她一生下来鼻子就是畸形的,这一生理特征让她非常胆小害羞,从来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  成年后的玛丽,做了整形手术,手术后她的鼻子变得非常美丽。然而玛丽却坚持认为手术对她的外观毫无影响,觉得自己还是像以前一样丑陋。哪怕她的朋友和家人都说她很美,她也认为这只是在安慰她。  通过检测发现,原来在玛丽的潜意识里,她认为自己是丑陋的,这种负面的自我形象,深深地植根于她的内心,形成情绪上的鞭挞。所以才导致外在的手术没有办法改变她对自我的认知。  通过玛丽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任何时候,当我们想要某个与自我形象不一致的东西时,就会立刻引发恐惧。  假如你在孩童时,因为生病而得到关注,沉醉于不用去上学的乐趣里。那么对你来说,健康可能就和必须工作,或者必须坚强相关联。相较之下,疾病却显得比较有趣一些,它意味着得到关注,疼爱,尊敬,照顾。那么在潜意识里,你已经制造出生病很好玩,而健康很糟糕的印象。  而如果你的潜意识里是不想要健康的,就会设定一个不健康的自我形象。可能生活中就是一个身体经常生病的人。  作者认为,我们遇到的普遍问题,如失败、疾病、悲惨与贫穷,其根本原因可能是,我们的潜意识怀抱着会削弱能力的自我形象,从而受到情绪的鞭挞。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克服情绪的鞭挞,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自己潜意识的想法。塑造一个与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承诺一致的自我形象。  作者经过自己的研究和实验,为我们提出了情绪鞭挞的疗程,通过敲打、刺激手部穴位,同时进行自我肯定陈述,来快速地帮我们治愈那些未解决的情绪问题。具体如何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必须面对情绪鞭挞的时刻,你可以一只手握成拳,开始轻轻敲打另一只手的掌心,击打五六次之后,换成另一只手来做击打动作。  接着加快你的击打速度,直到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做这个练习为止。不断的重复变换击打掌心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加入深呼吸,然后反复说出类似这样的自我肯定陈述:  “我接纳并深爱自己,即使我永远无法放下这种感觉”  说完后,快速而深长的吸气,然后慢慢吐气,接着继续说:  “我接纳并深爱自己,即使未来我才能放下这种感觉”。  配合呼吸,不断重复以上两句话约4次左右。每句话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编。  通过以上情绪鞭挞的疗程,你可以把任何一种强烈的情绪回归到静止点,使自己觉得稳定平和与放松。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以上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芸芸众生之中,我们来来往往,不断地向外追逐寻觅。  我们想要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想要更优秀的伴侣和子女;我们想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断超越自己和同龄人。  我们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跑,却因速度过快,而来不及审视内心的情感需求,以至于物质足够丰盛之后,我们却更加怅然若失。  含蓄的文化传统,让我们惯于隐藏自己的情感,平静的外表下,来回穿梭着情绪的暗流。只有当这些暗流不断聚集,累积出飓风海啸般的杀伤力,如洪水猛兽侵蚀我们生活的时候,我们才迫不得已去面对它。  值得欣喜的是,关注内在情绪和心理健康的意识,正在不断萌发。  越来越多的书籍和机构,在教导我们如何正视自己的内心、直面我们的情绪。提供心理援助的社会组织,也如雨后春笋,势头强劲。同时,心理健康的辅导和教育,也在不断普及,甚至已经走进了校园和社区。  那么,就让我们顺应自身的需求,从此刻开始,让自己放缓追逐的脚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吧。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想要的喜悦和安宁,并不需要那么多外在的物质条件。  正如荣格所说:只有在你检视内心深处时,你的视野才会变得清晰。向外探究的人只是在做梦,朝内挖掘的人终将开悟。  的确,回归内心,放下评判,宽恕一切,才能找到幸福的真谛。  愿我们都能掌控自己的情绪,找回内心的静谧和安稳,从容地面对生活。  慈怀每天一本书曾经读过的书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活着》 《围城》 《岛上书店》  《不完美,才美》 《心静的力量》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傅雷家书》  《爱的五种语言》 《亲密关系的秘密》  《干法》 《影响力》 《六项精进》  ......  已为您读了五百二十三本书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五百二十三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文:元罄,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元罄。  *注:如果你也想成为慈怀每天一本书的签约作者,欢迎后台回复“阅读达人”了解相关事宜。  【慈怀每天一本书】  你的心灵成长图书馆  带你在碎片化时代  高效地吸收好书精髓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点击下图进入,新用户立享7天免费听书  如需订阅可添加客服微信【】今日话题  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人的任务,就是意识到从潜意识中努力向上涌出的内容。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潜意识吗?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