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艳姿
潘敏求,第四届国医大师,我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医院名誉院长。
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临床一线。潘敏求崇尚“医乃仁术,德者居之”,不论贫富亲疏,均精心诊治,国内外患者慕名而来,求诊者甚多,80岁高龄仍经常加班加点服务患者。他践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配伍严密,药廉效宏。
年春节,李先生患“亚急性重症肝坏死”出血不止,家里人甚至都准备了后事。潘教授紧急会诊,予以只有几毛钱一副的“黄土汤加减”,服一副中药立即止血,三副中药后症状明显好转。
当患者打算登门致谢之时,潘教授淡淡地表示“行内之事,君子之交”,这8个字至今让李先生记忆犹新。潘敏求德高望重,多次拒绝高薪聘请,业内外享有崇高威望,都尊称之为“潘老”。
医济天下五十载
医术精湛。从医57年,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践行病证结合,辨证论治,潜心肿瘤救治,在运用中医中药防治恶性肿瘤、减低放化疗毒副反应、抗术后复发与转移等方面卓有成效,特别是在治疗肝癌成绩斐然。其处方精炼,配伍严密,在稳定瘤体、调节免疫、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候方面疗效确切。
医德高尚。他待患者如至亲,处方廉价高效,总是想方设法为病人减轻负担;多次谢绝高薪聘请,从不以医药为牟利手段。其药廉效宏,疗效显著,国内外慕名前来的患者比肩继踵,门诊经常一号难求,他加班加点,悉心诊治,在业界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先后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矢志攻癌岀奇效
科研成果斐然。上世纪70年代,潘老在国内首次提出“瘀、毒、虚”是肝癌的基本病因病机,创立了“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的肝癌中医基本治则,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法”之功效的肝复方,对其进行临床与实验研究,于年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尔后,他又研发了治疗肝癌中药新药——肝复乐,并获中药新药专利,年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推广的重大科研项目之一。其发表学术论文37篇,主编出版专著5部,如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归纳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巨著《中华肿瘤治疗大成》(约万字),并将其数十载经验总结成《湖湘当代名医医案精华—潘敏求、黎月恒医案精华》。
潘老主持或参与40余项国家级、部级和省厅级科研课题,以第一负责人获成果奖15项,其中他主持的湖南省重大项目“原发性肝癌中医诊疗方案规范化研究”,在全国率先把“循证医学”引入肝癌诊疗规范化研究中,历经4年,制定了一套在临床上行之有效、易于推广应用的肝癌中医诊疗方案,并于年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滋培桃李育栋梁
勤于传道授业。他注重中医事业的传承,对弟子倾囊相授,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培养省内外弟子20余名,其弟子不乏有岐黄学者、省名中医、国务院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学科学术带头人,著名中医肿瘤专家杨宇飞、蒋益兰、潘博、曾普华等教授均出自潘老门下,分别在各自的工作中成绩突出。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湖南省医院)肿瘤专科发展成为了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下设7个病区,7个专科门诊,年服务患者20余万人次,开放床位张,病床使用率%,成为湖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龙头单位,在国内享有盛誉。
医名远播海外。早在年,他就应邀前往德国汉堡参加第15届国际抗癌联盟大会,经常受邀参加国际、国内肿瘤学术会议专题讲座,为中医药走出国门、服务全球,做出积极贡献。
悬壶五十载,仁心济万民。一则理论、一部法则、一剂良方、一本巨著、一个团队……潘敏求以其毕生心血,开创了中医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先河,为推动中医肿瘤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