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吴朝香摄影杨子宸
肝癌肝移植有什么进展、宫颈癌免疫治疗有何新变化、精准肿瘤学有哪些新实践……8月19日到20日,“齐心同行致未来齐鲁生命健康与肿瘤创新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健康界专家学者大咖齐聚一堂,讨论肿瘤治疗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于金明、马丁三位院士作了线下、线上的精彩发言。
谈及肝癌预防和治疗时,郑树森院士信心满满,“我很有信心,到年,我们国家的肝癌5年生存率实现提高15%的目标。”
肿瘤如何防治会更好?这场论坛应时而办
这样一场有关生命健康和肿瘤创新的新论坛可谓应时而办。
先来看一组数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肿瘤年新发病例.4万,死亡.1万,给我国国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到年,实现总体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提高15%的重要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研究、治疗、战胜肿瘤的新手段、新方法、新技术不断进步和涌现,这个过程中,有人在抗击肿瘤的第一线,有人在推动学科发展的幕后,有人在手术台上,有人在临床研究的探索中,大家身处不同战场,但是为了共同的目的:肿瘤患者的康复。
为了推动彼此的沟通交流,凝聚共识,浙江省抗癌协会、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召开了这次论坛。
浙江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吴扬表示,当前肿瘤已经逐渐成为了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因此,做好肿瘤的防治工作是保证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在肿瘤防治工作中取得成效,不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