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4年广西农民肝癌晚期,自掏腰包17万修 [复制链接]

1#

面临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刻,你会怎么选择?

是陪伴家人,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实现梦想,还是尽量克服恐惧,坚强乐观地与疾病抗争,但这个人,他选择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给社会留下最后一份无私的礼物。

在年,广西永福县的一个偏远山村,机器轰鸣,尘土飞扬,这里正在修路。而在不远处,一个瘦弱的男子坐在躺椅上,拿着对讲机不断指挥修路。

他是一位晚期癌症患者,自从收到病危通知书那一刻起,这个病情严重的男子决定完成他的愿望,给村子修路。

在与死神的赛跑中,他的“终点”在哪里?他又是如何决定给村子修路的呢?

年,黄元峰在广西永福县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出生,他的家乡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小江屯。

这里群山环绕,民风淳朴,风景优美,是真正的“桂林山水”,人口不多,但家家户户都和睦亲密,虽然风景优美,但小江屯位于大山深处,村子和通往外界的山路都被大山阻隔,只有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往外界。

而这条泥路又窄又坎坷,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因此,交通不便导致的后果就是这里的瑶族群众收入偏低,年轻人只能靠外出务工来维持生活。

咱村里的情况嘛,大多数都是些走不动的老头老太和小孩儿,年轻人都不见了影儿。黄元峰小的时候,还去过邻居奶奶家玩,看着她用那种脏兮兮的盐做饭,他就不明白,“奶奶,这盐都黑了,咋还用啊?”

奶奶告诉他,“这是咱们村里人辛辛苦苦背上来的,不能浪费。”就这么一句话,让小小的黄元峰陷入了深思,好像从那时候起,他心里就种下了个“幻想”的种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黄元峰也成了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之一,他在工地上因为肯干聪明,不久就当上了小头头,赚的钱也挺多。但他心里一直记得那个深藏的理想,“等我挣了大钱,我得修条好路,让家乡变个样儿。”

20岁的时候,他和几个伙伴儿一起,发了誓要实现这个梦想。他努力着,但还没等到实现理想的那一天,一场意外就打破了所有的计划。

黄元峰为了挣钱,从没闲着,虽然他学历不高,但他脑子活络,喜欢研究,有空就捣鼓些小发明。工地上的人有什么难题,都愿意找他。哪怕他为了研究剁掉了两根手指,但这并没有阻止他。

后来,他结婚生子,回家盖了房子,慢慢地,黄元峰的心思渐渐地被生活拉了回去,小日子过得有模有样。

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就在黄元峰觉得那些曾经许下的诺言将会永远深藏心底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再次激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

年5月的一天,黄元峰正在家里整理家务,突然感觉一阵眩晕,腹部也隐隐作痛,那种突如其来的疼痛让他出了一身冷汗。

症状很快消失了,黄元峰并没有太在意,但是他的妻子得知后非常担心,医院检查。结果,这一检查,却彻底打破了黄元峰的平静生活。

他被诊断出肝癌,已经是中晚期。看着手中的诊断证明,这个45岁的汉子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煎熬。他冷静下来,问医生他还能活多久。

医生的回答让他冷汗直冒,医生告诉他,现在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情况非常严重,最坏的情况是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如果积极治疗,可能还能多活三五年。

回家的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过去的种种和理想。在经历了部分肝脏切除手术后,黄元峰的病情暂时稳定了下来。

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让黄元峰内心经历了起伏。他明白,留给自己的时间可能真的不多了。

他开始思考,如何在生命最后的“读秒阶段”,能为家乡做点事,把家乡人们期待已久的山路修通,实现他心中深藏的理想。

“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把这条路修好!”

和家人沟通以后,黄元峰决定拿出家中仅存的17万元,这笔钱原本是他妻子留给他的应急之财,但黄元峰觉得用来做一件更有价值的事情更加合适。

尽管身体不适,黄元峰还是决定一边接受保守治疗,一边开始修路的工作,为了能够尽快完成这条道路的建设,他可以说是竭尽全力。

修建道路是一件既费时又费钱的大工程,黄元峰手中的17万元远远不够修建一条完美的道路,为了筹集足够的资金,他向村里的乡亲们借了8万元。

黄元峰本想写下欠条,但大家都知道他的为人,而且他自费修路的行为已经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大家都表示不需要他写欠条,甚至说“你只管修路,钱什么时候还都可以”。

这个举动让黄元峰非常感动,他向大家保证,“即使我不在了,我的儿子也会替我还钱的!”

在经过连续几天的早出晚归,黄元峰对地形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并制定了修路的具体方案和规划了路线,终于在年11月底,这条对村民们生活至关重要的道路正式动工修建。

小江屯的地形复杂,土壤松散,岩石和热泥土混杂在一起,要在这样的基础上修建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确实不容易。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止黄元峰,他高价请来了一台重型挖掘机,还请来了打钻师傅,费用分别是每小时元和每小时元。

黄元峰为了确保工程能按时完成,每天天还没亮就赶往工地,带着四个村民帮忙。他自己也亲自做很多事情。

他几乎从早忙到晚,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对于一个癌症患者来说真的很吃力。他的身体逐渐开始恶化,脸色变得苍白,嘴唇发紫。尽管村民们劝他休息,但他总是摇摇头,说自己还能坚持。

黄元峰的女儿黄通慧是县里的文科状元,考上了南宁的一所好大学。当她听说父亲要修路时,决定休学回家照顾父亲。而他的儿子也在外地有一份好工作,听说了父亲的事情后,也选择辞去工作回家支持父亲。

尽管身患重病,本应该在家休息的黄元峰,在寒冷的冬天里依然坚守在工地。在机器的轰鸣声和尘土中,黄元峰在家人的陪伴下,坚持了两个多月。

由于长时间的劳累,他开始无法亲自参与,变成了指挥。在尘土飞扬的工地远处,黄元峰总是坐在躺椅上,手持对讲机指挥工人。他的女儿是他的得力助手,每天早晨起来给父亲做饭、熬药,然后带着保温桶去送药。有时候,她还会带着厨具在工地上给工人们做饭。

她虽然不懂得怎样修路,但她明白,自己把饭做好,也是对父亲的一种支持。那山里的泥土路,每天都能听到挖掘机的轰鸣声,在飞扬的尘土下面,是一条宽广明亮的道路在一点点形成。

黄元峰每天都在工地上,整整八个小时,他几乎没离开过那里。他带着一个水壶,但里面装的不是水,而是他一天需要服用的中药。他还有一张躺椅,一把苦涩的中药,还有一个对讲机。在那寒冷的冬天,黄元峰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大爱。

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黄元峰和他的团队加班加点,最后在春节前,工程顺利完成了。从此,村里的人们再也不用忍受与外界隔绝的历史了。

那4公里的柏油马路,下面藏着的是黄元峰作为一个普通人,却心怀大爱的故事。工程完工那天,他站在路的起点,那张憔悴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笑着说:“这条路修好了,就算我现在死去,也没有遗憾了。”

“人生总会有一死,有的人的死轻于鸿毛,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

黄元峰是个普通人,因为他会经历生老病死,会受到病痛的折磨。但他又不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他心怀大爱,愿意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